《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发展“十二五”规划(草案)》提出,在“十二五”时期,机械通用零部件以高端市场为导向,力争实现先进技术的飞跃。我国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连续多年保持20%以上增速,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65%左右;但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,核心竞争力不强,问题屡见不鲜。
要提高零部件在行业市场中的竞争力,必须提高机械通用零部件的整体水平和技术力量。预计到2015年,我国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销售额要达到3500亿元,出口额达到100亿美元。为实现上述目标,《规划(草案)》提出了六大发展重点。
第一,研发高端零部件共性制造技术,需要重点发展的技术包括:先进的设计、加工、检测、实验技术;抗疲劳、耐腐蚀、耐磨损的制造技术;零件热处理技术;零件表面组织再造改性技术等。
第二,支持行业重点企业研发一批关键基础零部件,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,带动行业技术进步,以满足重点工程和装备需求。
第三,控制原材料高中低端的质量问题,生产高标准的材料。
第四,专用加工测试设备——高效加工关键零部件的制造生产线。
第五,行业公共服务平台。
第六,优化市场结构,创新经营模式。
《规划(草案)》中强调,对通用零部件的研究开发不能急于求成而忽视基础技术,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,创造更为完善的技术研究,要使共性技术个性化,共性技术产品化,不能忽视研发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技术细节,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软技术。
|